AI Answer Engine 真的要取代 Google?最新數據顯示不要太快下決定

搜尋引擎的未來在 Answer Engine 嗎?

Google 搜尋的明日之星 ── AI Overviews 

Google 從 2023 年 5 月推出 SGE(Search Generaitve Experience,AI Overviews 的前身)以來,他們 一直都主張「未來的搜尋引擎」在 AI 賦能下有能力處理更長、更精確的搜尋,例如 Google 搜尋服務主管 Liz Reid 在本年 I/O 大會中便以「Create a 3 days meal plan for a group that is easy to prepare」為例,說明次世代的 Google 能夠更準確地分析搜尋意圖,提供更多元化、異於傳統文字連結的搜尋結果。

2024 Google I/O 大會投影片
2024 Google I/O 大會投影片

是的,Google 在各種場合都表明搜尋的未來在 AI 賦能的 Answer Engine、Generative Engine,這是他們現在、未來致力發展的方向。

不過,Google 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搜尋結果頁上大做文章,提供不同的面向、用途的功能區塊,讓使用者無需進入個別網站便能直接在搜尋結果頁先取得一些洞察,或是直接得到答案。諸如 Featured Snippets 精選摘要、天氣報告、運動賽事,直到現在的 AI Overviews 都是這一思路下的產物,讓使用者覺得 Google 搜尋足夠方便,他們認為這樣才能提高使用者黏著度。

2024 ~ 2025 Google 搜尋使用人數仍在上升

外界許多稍早的報導、研究報告根據較早期的資料,推估 Google 在搜尋市場將漸漸萎縮,被 Perplexity 等 Answer Engine 取代。但我們參考 Rand Fishkin 今年 8 月最新的研究,2023 年 5 月到 2024 年 5 月這一年內(約等於 Google 推出到 SGE,到 SGE 正名為 AI Overviews 並正式上線這段時間),Google 桌機的使用人數其實沒有受到太影響,甚至微幅上升 1.4 %,而使用者最常用的搜尋引擎仍是 Google,訪問量 / 使用數遠超其他搜尋平台。

美國使用者搜尋的首選仍然是 Google
美國使用者搜尋的首選仍然是 Google
美國、歐盟地區 Google 使用人數仍在攀升
美國、歐盟地區 Google 使用人數仍在攀升

根據 Rand Fishkin 的分析,我們得知 AI 搜尋引擎的出現並沒有造成 Google 使用者的流失,使用者在 Anwser Engine 湧現的外在環境下雖普遍有開始嘗試使用這些後起之秀,但大部分的搜尋行為還是在 Google 上完成的。換言之,Perplexity、ChatGPT、Claude 等平台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在搜尋上取代 Google 的跡象。

我們可以認為搜尋的未來的確在 AI 賦能的搜尋引擎上,但使用者會選擇「 AI Answer 和傳統文字結果」並存的 Google,還是選擇只顯示「AI Answer」的 Answer Engine 仍是未知數,現階段將 Perplexity 等平台視為 Google 的競爭對手為時尚早。

畢竟出現在 Google AI Overviews 上的低品質搜尋結果同樣會出現在 Answer Engine 中,我們作評估和分析的時候,不能忽略這點。試想,連在搜尋引擎深耕 25 年的 Google 都沒法很好地控制 AIO 的低品質問題(即 AI 答案來源的篩選和鑑別),何況是處於創業早期和使用者有限的 Answer Engine 呢?另外,根據報導,Perplexity 引用的連結約有 60 % 出現在 Google 傳統搜尋前 10 名內。

Zero-Click Search 零點擊搜尋和開放網路的對立

雖然我們知道 Google 已經將搜尋業務的未來落實到 AI Overviews 上,但 Google 與開放網路過去維持微妙的關係:Google 一方面依靠各大網站的網頁作為搜尋引擎的養分,但又在搜尋結果頁安排各種各樣的區塊,讓使用者毋須進入網頁即能獲取特定的資訊。

例如 Featured 精選摘要直接將網頁內的一段文字顯示在搜尋結果頁上,或是特色功能如 Google Flight、Google Hotel、Google Shopping,直接將使用者導向 Google 旗下的不同功能的網站中,等於 Google 從網站上偷走流量,這正是 Rand Fishkin 早在 2019 年就提出的 Zero-Click Searches 理論。

2024 美國、歐盟使用者的點擊行為

Rand Fishkin 在 2024 年分別針對美國和歐盟市場再次進行 Zero-Click Searches 分析:

美國、歐盟兩地使用者在 Google 搜尋的動作
美國、歐盟兩地使用者在 Google 搜尋的動作

他發現 Zero-Click 的佔比仍然超過一半,按他的分析僅有約 ⅓ 的流量會進入一般網站,其餘流量除了又有約 ⅓ 會進入 Google 旗下的不同平台 YouTube、Google Map、Google Hotel,這些流量的意圖都高度商業化,相較之下更容易帶來轉換,但都被 Google 所吸收。

AI Overviews 加劇 Zero-Click Searches 的影響? 

Zero-Click Searches 的情況在 AI Overviews 上更為明顯,這體現在兩個方面:

  • AI Overviews 的 AI 文字會從多個網頁中提取和整理,如果說 Featured Snippets 精選摘要只有「偷走」一個網頁的資料,AIO 則是一口氣偷走多個網頁的文字,影響範圍更大;
  • Google 對於 AI Overviews 是否要列出來源連結、列出來源連結的形式從 SGE 時代一直糾結到現在,這也是被 SearchGPT、Bing Generative Search 狙擊的關鍵:Google 吝惜於為獨立網站提供流量,小眾的搜尋引擎則樂於為網站管理者提供各種便利,最大化來源連結的數量。

大家這邊需注意的是 SearchGPT、Bing Generative Search 此舉是為網站管理者提供便利,但來源連結的形式和數量對使用者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引用連結越多越代表「以人為本」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點。

SearchGPT 開宗明義表示要維持搜尋引擎和網站的互惠關係
SearchGPT 開宗明義表示要維持搜尋引擎和網站的互惠關係

過去的一些基於早期資料的分析和報告中,都強調 AI Overviews 的引用連結與傳統搜尋結果異大於同,例如 OnelyAWR 分別指出約有超過 70 % 的引用連結不在傳統排名的前 10 名內,顯示 AIO 更願意針對搜尋提供更多元的搜尋結果,更願意發掘基於種種原因在傳統排名演算法中被埋沒的 Hidden Gems。

為什麼 AI Overviews 與傳統搜尋結果相距甚遠? 

隨著 SEO 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大家逐漸了解到 AI Overviews 和傳統搜尋結果的相距甚遠,與其運作機制有很大的關係:

  • 傳統搜尋結果是演算法系統基於種種排名要素將網頁針對關鍵字進行排名;
  • AIO 裡的文字內容和引用的連結來源是分開產生的,先根據關鍵字與網頁的相關性組織文字內容,再為文字內容配對連結以驗證 AI 文字內容是否真的相關、可信。
AI Overviews 專利運作說明圖
AI Overviews 專利運作說明圖

簡單來說,傳統的搜尋結果的應用更複雜的排名系統,除了網頁因素外也考慮更多其他不同的因素,如網域、地域性、新鮮度等,而 AI Overviews 則著重在文字契合與否。AIO 過份重視內容的相關度也是目前備受詬病的主因,致使回答的內容忽略了權威度、地域性等因素,讓搜尋結果變得低品質。

不過,Google 其實持續針對本段提出的兩個問題作調整,目前 AIO 有約 70 % 與傳統搜尋前 10 名重叠(從 30 % 到 70 %),來源連結平均數量目前也到 9 個上下(從 4 個到 9 個),反映 Google 也清楚了解 AIO 的低品質需要依靠傳統搜尋結果作調整,反映他們真的有吸收各界的回饋作改善。

相關數據來源:

展望搜尋引擎的將來,AI Overviews 的 SEO

AI Overviews 蠶食網站的自然流量是事實,傳統搜尋排名與 AIO 運作機制不同導致的搜尋落差也是事實,雖然傳統意義上的 SEO 手法不一定能滿足 AIO 的排名,但這並不代表 SEO 已無法在 Answer Engine 上具備競爭力。

首先,如上所述,AIO 的運作機制其實也在為小型網站、獨立網站提供機會。其次,SEO 界已經在開闢新的戰場:LLMO(Large Language Model Optimization)。以 Google AIO 來說,針對 AIO 對關鍵字偏好的角度進行調整,建立更強大的相關性以吸引語言模型選擇我們的文字材料作為 AI 文字答案的來源和連結來源,並且透過適當的 E-E-A-T 和 Topic Authority 操作提高網站的權威性。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針對「情境」撰寫的「情境性內容」,製作比起過去與使用者瀏覽歷程更環環相扣的資訊內容。

情境式內容設計呼應使用者消費歷程
情境式內容設計呼應使用者消費歷程

不論是 AI Overviews,抑或 Perplexity、SearchGPT 等 Answer Engine,他們依然是一種搜尋引擎,既然是搜尋引擎那便有搜尋引擎優化 SEO 的空間。根據本文分享的種種,大家應該已初步理解 Google AI Overviews 的現況,以及最新的搜尋行為分析數據,我們敢說在將來搜尋引擎的土壤上仍有 SEO 大展拳腳的空間!